编者的话

编者的话

“国际中文教师专业能力丛书(以下简称丛书),顾名思义,是一套为准备成为国际中文教师的读者编写的丛书,也可以用作国际中文教师证书考试的参考用书。目的在于使其具备必有的知识,并获得基本教学能力,从而经检验最终取得教师资格。

随着国际中文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有志于从事国际中文教学和刚刚从事国际中文教学的人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希望通过考试,验证一下自己作为国际中文教师是否合格。更多的人则希望获得证书,跻身国际中文教师行列。

但是这些应试者并不都是国际中文教师,其中不少人具有不同的专业背景,知识结构多样化,语言文化背景也多有差别,有些人并未受过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专业培养。即使已进人国际中文教师队伍,比照证书大纲的要求,也还会发现自己的短板或弱项,需要进一步充电学习。

本套丛书〞除了作为国际中文教育硕士专业课程的教材外,还可作为国际中文教师证书考试的备考材料,以便应试者在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两方面进行提升,从而能够面对资格检验,验证其是否为合格的国际中文教师。

“丛书面向的读者对象,约略有如下三种:

一是准备参加国际中文教师证书”考试获取证书的人,可把丛书作为备考的参考用书;

二是非语言学、汉语专业出身的人,兴趣所在,将来有志于从事国际中文教学工作,可把丛书作为入门自学教材,以便之后参加考试;

三是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的学生或已进入国际中文教师队伍的人,可把丛书作为教材,提升个人修养和教学能力。

“丛书的编写酝酿已久。2007年,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国家汉办)研制了《国际汉语教师标准》(以下简称 《标准》)。这个《标准》由五项能力标准组成,分别是语言基本知识与技能、文化与交际、第二语言习得与学习策略、教学方法、教师综合素质。

《标准》涵盖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方方面面,突出能力的描述是其特色。为满足国际中文教师之需要,我们根据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写的《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能力等级标准及考试大纲》,撰写并从2008年起陆续出版了一套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丛书

国际中文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国际中文教师有很大缺口。补充新教师,不断提升新教师的业务水准,已成为当务之急。2015年,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又颁布了《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大纲》按照《标准》中的五项能力标准,规定了应试者所应具备的各项能力。《大纲》更加注重汉语教学基础、汉语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并以此为特色。《大纲》中的五项能力标准分别为:汉语教学基础、汉语教学方法、教学组织与课堂管理、中华文化与跨文化交际、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

在新形势下,教材必须适应变化了的情况,手是我们决定在原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丛书的基础上,重新调整内容,改变行文方式,增添新知,注重能力培养。这样,新编的丛书”就以《大纲》的五项能力标准为基础,即如何才能掌握这些能力,这些能力又如何使其胜任国际中文教师。这样看来,必须全面掌握汉语和中华文化相关知识,熟悉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原则与方法,才能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汉语教学能力。能力是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经思考、训练、实践而具备的本领。基础知识加基本技能,经实践检验,才能具有专业资格。

丛书并未完全依照《大纲》的五项能力标准依序成书,而是依据知识与能力的系统性,按照科学的逻辑顺序及从知识到能力的发展脉络,设计了六本书,依次如下:《汉语纲要》(施春宏著)、《汉语国际教育概说》(刘长征著)、《汉语要素教学》(毛悦著)、《汉语技能教学》(翟艳、苏英霞著)、《汉语课堂教学》(姜丽萍著)、《中华文化与跨文化交际》(杜道明著)。这六本书的内容并不完全对应 《大纲》的五项能力标准,虽涵盖了《大纲》的全部内容,但在内容的安排上采取了交叉处理的方式,以体现知识与能力系统的渐进性与完整性。

“丛书着眼于系统知识的梳理,在汉语知识、中华文化知识和汉语教学知识等方面涵盖应试的全部内容,在汉语教学能力、汉语教学方法、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提供大量实际案例,以使应试者具备《大纲》要求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

“丛书没有采取依据考试大纲编写模拟题的做法,而是从知识结构的需求、技能训练的标准出发,编排了国际中文教师应具备的汉语知识与教学技能的完整框架。应试者按照丛书”进行准备,不管以后考试遇到什么问题,均能调动所学内容进行类推对比、举一反三,自会应用裕如。丛书内容与《大纲》内容交叉情况如下:

1)《汉语级要》对应标准1 “汉语教学基础的知识部分。

包括:具备汉语语言学基本知识,具备基本的汉语语音、词汇、语法和汉字的分析能力。附思考与检测、常见语法偏误分析,突出汉语语法的特点。

2)《汉语要素教学》《汉语技能教学》对应标准1“汉语教学基础”的汉语教学原则及标准2“汉语教学方法的全部内容。

包括:用大量实际案例,介绍汉语语音、词汇、语法、汉字的教学方法与技巧,介绍听、说、读、写的训练方法与技巧。无论是要素教学还是技能训练,都注重综合教学。

3)《中华文化与跨文化交际》涵盖标准4“中华文化与跨文化交际”的全部内容。

包括:了解中华文化基本知识,具备文化阐释和传播的基本能力;了解中国基本国情,能客观、准确地介绍中国:具有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4)《汉语课堂教学》涵盖标准3“教学组织与课堂管理的全部内容。

包括:熟悉汉语教学标准和大纲,并能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能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加工和利用教材与其他教学资源;能设计课堂教学的任务与活动:能进行有效的课堂管理:能高效地组织课外活动:了解测试与评估的基本知识,能对学习者进行相对准确的训试与评估。

5)《汉语国际教育概说》则涵盖了标准5“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及上述各书难以容纳的 《大纲》内容。

包括: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一些分支学科知识,如第二语言教学的一般原则、第二语言习得的基本原理;一些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内容,如“了解现代教育技术,并能应用于教学”“了解测试与评估的基本知识和主要方法〞。将上述具有理论色彩的一些问题,与职业道德、职业规范,以及教育研究能力与专业发展意识并入一册。

考虑到读者可能来自国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教学理念多有不同,外语教学传统也各有差异,学习策略更是因人而异,即使知识结构也有高下、浅深之分,因而“丛书”的编写原则为:

一是多采用一般性、通用的理论,注重带有规律性的结论。无论是语言理论、语言教学理论还是语言学习理论,都选取已形成共识的观点。个人的不成熟的具有创新意义的意见一般不做重点阐述。

二是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注重教学技能的培养。以教学实例阐释教学原理,用案例证实学习规律;设计一些思考题,引导读者深人思考,加深认识。不尚空谈,授人以

“丛书”的七位作者均为北京语言大学教授。七位教授都有二三十年的国际中文教学与研究的经验,他们对国际中文教师应具备的知识与技能,以及如何准备应试,胸有成竹,情况明了。

“丛书”的出版单位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一贯重视国际中文教师的培训与培养,此次为策划这套丛书,曾多次组织编写组成员论证,从确立内容到研讨体例,集思广益,尽力使本套丛书能符合客观实际需要,满足读者的需求。我们希望这套丛书”可以为国际中文教育事业略尽绵薄,当然书中难免有疏漏与不足之处,更期待广大读者不吝赐教。


赵金铭